德育研究-九游会ag

时间:2022-11-23 19:10:18 浏览量:

拓展校本德育课程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校本课程建设具有生成性、开放性、非线性三个特征。生成性是指校本课程建设是由各种课程资源不断生成的结果,是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开放性是指建设主体的开放性、建设目标的开放性、课程资源和内容的开放性。非线性是指课程目标的确立、内容构成及操作实施并不像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那样具有以知识为本位的严密逻辑体系,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非逻辑体系。

在校本德育课程实践中,首先要依据如下几点确立主题: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融入多彩的社区文化、挖掘丰富的校圳内涵、体现时代的教育要求。然后要形成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系列,强化拓展型德育课程板块、研究型德育课程板块、学校专题教育课程板块、校本节庆活动课程板块、社会实践活动板块的落实。

(高永平《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2期)

关于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

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在于:特殊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导致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德育认识上的狭隘性,进而导致对德育评价的不合理: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德育方法形式化、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德育目标模糊不清,过分理想化和片面化,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构建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目标要层次化和具体化。其次要革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和基础化。再次要变革学校德育的方法,使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注重实效性。

(刘玉成《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12期)

规范约束与意义引领的有效整合

规范约束是指在道德教育中只专注于规范性内容的传授和识记,以是否遵守规范作为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意义引领是指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规范约束的层面,而是以其为切入点,着重阐明规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是道德教育的本来内涵,然而当下学校道德教育中却单一强调了规范约束一面,弱化了意义引领一面。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对道德及道德教育的错误定位;可操作性的难易使二者割裂;教育者自身的原因;宏观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取向。

实现规范约束与意义引领的有效整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为此,需要改变道德教育就是规范约束的观念,真正理解道德教育不只是规范约束,道德教育的真正指归是人的意义系统的构建,不是朝夕之间能完成的;需要教育者情感的投入和教育的智慧:把“生活、体验、理解”当作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题词:找到规范与意义之间的联结点。规范背后所蕴涵、负载和预设的伦理价值和意义即是二者的联结点。找到这个联结点才是意义引领成功的关键。

(卢艳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10期)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

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给学校德育提供了富有生机的背景和舞台,同时,也使德育面临着困难的抉择和严峻的挑战。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困境:一是德育主导价值观即集体广义价值观的失落;二是德商内容的文化苍白;三是德育方法“德性”的缺失。

那么,而对转型期一元社会走向多元社会的深刻变化,学校德育应做出怎样的文化应答以提高起实效呢?(一)正视多元文化并存,增加德育的文化意识,即在德育过程中借助多元的、多样的文化载体,突出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感悟其中的文化精神(道德),并以其文化精神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二)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多元化状况,德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的道德思维能力。(三)结合多元社会实践,让道德教育指归生活世界是新时期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要应答。构建一种德育回归现实生活又引导生活的理念。让德育走入多元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吸纳鲜活的实践内容,对于实现德育的“育人”功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多元文化社会条件下,德育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坚守其完善人性,提升人格的本质追求,树立“道德人格本位”的理念。

(路琳 吴晶 《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0期)

(白雪松 摘编)

推荐访问:德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