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教育研究-九游会ag

时间:2022-10-25 14:30:1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物质资源逐渐匮乏,社会竞争日益增大,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人们承受挫折心理的能力越来越弱。当前小学生大多生活在父母长辈的恩宠之下,在无风无浪的温室中成长,其抗挫折能力更弱。如何提高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其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分三部分:①“挫折”的心理概述:②小学生受挫折的心理研究:③如何进行“挫折教育”。文章研究的目的是为小学开展“挫折教育”提供合理建议,其建议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挫折心理;教育

1“挫折”的心理概述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共生出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社会就像一张纷繁复杂的大网,人们在网眼中穿行,随时都会遇到障碍。身处其中,生活和工作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对人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据有关调查,很多人因承受不了挫折,而选择退缩、忍让甚至轻生这条路。

新世纪,新挑战,新压力。为了生存,人们在无序的社会中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加上天灾人祸,对人类本身已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面对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酷的社会景状,素质良莠不齐的人必然会产生弱肉强食的情况,所以生存是一种考验,抗挫是一种能力。

一般而言,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暴怒、沮丧、慌乱、紧张等,这些都是遇到挫折的表现。小学生也会不可避免地与挫折相遇。如:小学生学习不好,失去自信心,再加上家庭、学校、交友的压力,整天忧心忡忡,产生厌学的情绪。一般表现为:①学习困难。这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是小学生的主要挫折。如:学习成绩不理想,考试不及格,评不上“三好学生”,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②自尊心受损。这是小学生觉得在某种方面不及别人,在心理上受到一定挫折。如:其貌不扬,受人轻视,学习不理想,选不上班干,身体有缺陷等;③交际障碍。这是小學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方面或与其它群体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如:受同学排斥,没有知心朋友,被朋友冷落,不受老师喜欢,交友不慎等;④欲求不达。这是小学生由于自己的兴趣、志向、爱好等方面得不到满足而受到挫折。如:想学钢琴而经济不允许,想学跳舞而体形有缺陷,美好愿望不能实现等。这几种挫折都可能使学生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丧失,抑郁过敏,内向封闭,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

而小学生遇到挫折后,一般也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正视现实,克服挫折,战胜挫折;另一种是自我封闭,选择逃避,败给挫折。虽然挫折妨碍并阻挡了人的正常活动,危及人的利益,往往使人失望沮丧,一蹶不振。但是有些挫折反而会激发斗志,会激励人努力奋斗,只要能正确面对,就能转危为安,为成功创造机会。所以,很多时候挫折会帮助人取得成功。这就是“风雨过后见彩虹”、“苦尽甘来”的理想结局。因此,当小学生受到挫折,又不会克服的时候,学校有必要帮助学生克服挫折,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不要轻易被挫折吓倒。这就是要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并非一个新生名词。教育界人士对其早有耳闻,且诸多有识之士正在实践之。简而言之,挫折教育是一种感知困难、直面困难、防范困难、克服困难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清醒认识到现实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不顺是普遍存在的,人生并非一路坦途。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使他们有应付挫折的思想准备,遇到挫折不害怕、不慌张,不逃离;其次,对自己应该有较深入了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白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处事的能力以及对各种复杂关系的认知程度。如:体形肥胖的学生想学跳舞,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体形不适合跳舞,要么他减了肥再学,要么放弃,不要盲目追求,当然也可以选择适合肥胖体形跳的舞种;再者,要让学生认识到惧怕挫折是因为自身独立意识仍不强,独立处事能力仍不足,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良好行为习惯。如:自己的衣服自己穿,书包自己收拾,吃饭自己解决,不要什么都依赖父母。另外,抗挫能力的形成也需要在专题教育中不断强化,要设法教育学生形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百战不殆、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落实挫折教育。

挫折随处有,但并不可怕。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懦弱者望而却步,甚至还没交锋就败下阵来,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破罐子破摔”;但勇敢者却能迎难而上,在克服挫折过程中越挫越勇,并从中体验到战胜困难的快乐。从小学开始挫折教育就是要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掌握抗挫的方法和技能,为寻找阳光和美景焕发出激情和斗志,奋勇争先,永不言败。当然挫折教育并不是学校的专属产品,家庭、社会也应该为孩子付出努力,勇于承担教育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些责任对祖国未来而言都是不可推卸的。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家长,应该主动收起呵护孩子的“保护伞”,让孩子在摔倒中学会爬起、学会前行、学会奔跑,追逐阳光,让其充满自信地独立解决遇到的种种困难。社会也要多提供锻炼孩子抗挫能力的条件,如增设一些诸如攀岩、跳水、武术训练等有安全设施的运动场所,让孩子在探险、竞争、对抗的环境中学会自立,解决难题,战胜自我,确立信心。以前,我国还不重视“挫折教育”,只顾传授知识,缺乏“挫折教育”的基本氛围。环顾周边国家,最早推行“挫折教育”且取得较大成就的是日本。他们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光脚跑”“冲雪水”“躺烂泥”,各种折磨式教育手段层出不穷,目的就是教育孩子要勇敢、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磨练坚强意志和心理素质。由于日本重视“挫折教育”,因此,培养的下一代是坚强的、能耐苦耐劳,担负起国家重任的人才。正因为日本重视“挫折教育”,所以日本发展得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而我国起步比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重视“挫折教育”,我们也希望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出意志坚强的人才,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2小学生受挫折的心理研究

小学生受到挫折,有的能正确处理,有的则对挫折一筹莫展,产生恐惧、害怕、不安的心理,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近来有报道小学生跳楼自杀的,有离家出走的,有厌学辍学的,这些都和抗挫能力有一定关系。而学生受挫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小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如:小学生的意志脆弱、性格懦弱、性格抑郁;另一种是小学生的客观原因,如:家长的溺爱、学校社会的忽视。文章就这两方面对小学生受挫折进行一个心理研究。

2.1学生受挫折的主观原因

(1)小学生的意志相对薄弱。意志就是对心理和行为的自觉支配和调整,是一种持久耐受、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状态。如:我们决心今晚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就会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且努力抵制外界的诱惑或干扰,直到做完作业为止。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较难持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容易分心,容易放弃,也就是意志力薄弱。他们要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一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提醒、督促。例如低年级学生做功课需要家长签名,主要是起监督作用,而重点不在课业辅导,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持久力。而且,他们的行动动机和目的是暂时的,如:小学生放学回到家,家长总要督促自己的孩子写作业,小学生能乖乖地做作业,但只能坚持比较短的时间,时间长了,他们就呆不住了,总想着玩游戏或者出去外面玩。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自觉性就会自然增强。如:他们放学回到家,会先做完作业再干其它事情。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是不易受控的独立个体。他们的行动往往受意识控制而缺乏理性分析,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这种“想唱就唱”的行为意识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如:小学生上课,眼睛会不由自主地被窗外的事物所影响。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路坦途,在学习道路上会遇到困难无法避免,需要凭借意志去克服。

高低年级学生在意志力表现上有所不同,低年级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恐慌、哭闹、退缩,表现出更多的更原始的动物性。而高年级学生则表现得比较淡定,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如在考试时遇到较难的考题,高年级学生往往处变不惊,独立思考,努力做题,渴望成功的欲望更强;而低年级学生则会不知所措甚至直接放弃。因此,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面对挫折不知该怎么办,常常会哭闹,求助于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虽然高年级学生能鼓起勇气尝试克服挫折,但有些挫折高年级学生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总的来说,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意志是比较脆弱的。

我们平常会调侃:“这个人是猪坚强,那个人是范跑跑”,说的就是意志力的表现。意志坚强者会临危不惧,勇敢生存;意志薄弱者往往不堪一击,直接选择逃避。小学生的自觉性是比较差的,常常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要做的事情。教师常常会在课堂上提醒学生集中精神,认真听课,教师的这种做法,虽然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但也形成了学生的依赖性。在家里也是如此,父母不在家,就什么也不做。小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容易形成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有的学生容易受他人影响,喜欢模仿别人的手势、表情、动作。如:看了《包青天》,学生就模仿展昭,看了《西游记》就模仿孙悟空,看了超人就模仿超人,看了蜘蛛侠就模仿蜘蛛侠。有的学生没有主见,容易被别人说服,而不管这种说服是否符合自己的初衷,就轻易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墙头草,两边摆”立场不坚定。有的学生则非常偏执,不管对错都不轻易改变立场,就像歌词唱的“死了都要爱”,不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表现出固执、硬颈的性格特点。这种没有主见、不听劝告、任性的学生是很容易受到挫折的。小学生因判断能力尚未成型,一般表现出果断性不足,他们缺乏周全考虑问题的能力,喜欢片面、快速做决定,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很容易收到外界影响,就像二月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这种不经大脑就鲁莽行事的行为最容易受到挫折,因为缺乏意志力而经常“受伤的总是我”。受到挫折后,不是马上找出原因,而是不知所措或被挫折吓倒。如:小学生一听到学校要组织去郊游,就只顾收拾吃的、喝的、玩的,而忘了考虑明天的天气怎样,忘了带水,带帽。结果在郊游中,口渴极了,晒得要命,郊游没玩得开心,有的同学甚至中暑,而导致下次郊游不敢去。小学生的自制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稳定的,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到诱惑、干扰,常常是事情做了一半就不敢做了。而高年级学生能够克制其它诱惑、干扰,容易完成该做的事情。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兴奋躁动,常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风风火火交朋友,毫不顾忌到处走。情绪失控大吵大闹常有之,干仗不过找老师家长哭诉有之。他们的持久性较差,做某一件事情的专注度往往不会超过半小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方面会有所改善。而高年級的学生则会越来越有节制,自控力和持久力越来越强。如:高年级学生能坚持完成作业才看电视,遇到难题能坚持到底,直到解决为止,帮助同学可以想尽办法,绝不半途而废。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意志是比较薄弱,遇到小挫折能自行解决,但遇到大挫折不能解决的时候,各种反应都会出现。意志薄弱是小学生受挫折的主观原因之一。

(2)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气质和性格。简单而言,气质就是“脾气”,是一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外显为情感和行动。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另加遗传基因,所表现出来的气质都不一样。有的人情感奔放,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有的人沉静内敛,犹如夜空中那颗冰冷的星;有的人不懂声色,犹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江湖隐者。所以,人的情感释放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迅猛,有的缓慢;有的强烈,有的沉稳;有的持久,有的易变。心理学上一般把气质归纳为以下类型,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表现为精力旺盛,情绪爆发快速,性格快放率直,容易冲动,其典型代表是李逵、张飞。胆汁质的学生感情丰富,情感一旦发生就不易平静下去,并以强烈的情绪反应表现出来,冲动、急躁、粗暴、说话快又善于谈吐、并坚信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有好表现自己、争第一的倾向。这样的学生自制力差,有很强的独断性。因此,很容易受到挫折。多血质表现为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处事轻率,其典型代表是王熙凤、曹操。多血质的学生多情善感,容易激动但不强烈,处事机灵,但常见异思迁,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学生坚持性差,做事有始无终,也容易受到挫折。粘液质表现为冷若冰霜,情绪内敛,处事冷漠,其典型代表是林冲、沙僧。这样的学生自制力、坚持性都很强,自学性高,遇到挫折能坦然面对,克服挫折,但动作太慢,工作效率低。抑郁质的特点多愁善感,胆小孤僻,其典型代表是林黛玉。抑郁质的学生往往感情脆弱,工作和学习迟缓,没完成的工作会感到莫大的痛苦,体验得很深,记得长久。这样的学生果断性差,一遇到挫折就慌张失措,尽量摆脱有表现力的工作,只适合静静地呆在角落里。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小学生受挫折的主观原因。

性格就是性情和品格,是一种外显的较为固定的心理状态,既与生俱来又受后天影响。性格与气质是一对孪生兄弟,彼此千丝万缕,但又属不同个体。如:独断专横、刚愎自用、懦弱无能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学生的性格形成的主观原因是气质,这由先天造成的。客观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这是后天铸造的。家庭的贫富程度、家庭成员的相处状况、父母长辈的教育理念都会左右孩子性格的形成。如:一个生活在家庭贫穷中的学生,如果父母引导适宜,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爱惜公共财物的性格。相反,一个生活在家庭富裕中的学生,如果父母教育不当,从小就养成奢侈浪费,不爱惜公共财物的性格。家长的行为和性格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过分溺爱会导致任性骄横,过分严苛会导致懦弱残暴,过分放纵会导致无序失控。教师最好的教育是作出榜样,教师性格、品质也会影响学生性格、品德形成。大公无私、严谨治学、爱生如子会让学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性格。因此,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性格越来越完美,进而熏陶学生。学生接触的社会风气,也会受其影响,形成自己的性格。如:有的学生受解放军叔叔的团结、自我牺牲、为人民服务等的影响,形成其乐于助人,不怕困难,顽强坚忍的性格。相反,有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其自私自利、冷酷无情、骄横霸道的性格。学生的性格不同,面对挫折,其反应也不同。性格顽强的学生,遇到挫折会努力克服,克服不了,就求助于家长或教师。而性格懦弱的学生,遇到挫折就害怕,不肯去克服。因此,培养学生性格坚毅是克服挫折的前提。学生的性格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像炼铁成钢一样反复打磨,最后修成正果。

2.2学生受挫折的客观原因

(1)家长的溺爱是首要原因。某小学组织的一次军事夏令营活动,五百多个孩子的表现是令人诧异的,30摄氏度的气温,没有风扇,孩子们在蚊帐里弊得难受,却无人喊热军训,在烈日下跑步,没人喊累;行军十里,中途有许多学生扭伤脚,但他们互相照顾,没有一人掉队。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天,却让学生经受了磨练。有的家长却对此不理解,不许孩子报名,怕他受不了这个苦。这样的家长教育孩子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病,就是重“智”轻“德”,重“包”轻“放”。父母包揽一切,孩子只管学习,什么也不做,这样是成不了才的。有的父母甚至替孩子做值日,他们说:“宁可我代他劳动,也不让他吃苦。”结果,孩子从小到大,什么也不会做,遇到小小挫折就经受不起,逐渐养成好吃懒做的性格,误了一辈子。尤其是一些先贫后富的家庭,父母长辈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和煎熬,终有一日出人头地,一夜暴富,他们往往感同身受,舍不得孩子受苦受累,生活水平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却降低,衍生了一批“二世祖”“金笸萝”“小皇帝”。家长的溺爱使孩子从小到大像宠物一样被罩着、拢着长大,从没遇到挫折,一旦离开父母,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对前路失去信心。家长的溺爱是造成学生意志脆弱,受挫折能力差的客观原因。溺爱是一种病,得治。

(2)学校和社会的忽视是直接原因。虽然国家提了多年减负,但学校教育仍存在无形压力,各种检查、考核层出不穷,教师难以静下心来专注于教书育人。有些学校的考评制度滞后,导致师生唯分数论,大家一头钻进分数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少有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挫折教育也就只能靠边站了。有的学校缺乏担当意识,过分強调学生安全,担心学生发生意外,连上厕所都要集体手拉手去上,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何来挫折教育?学生不出事就已经烧香拜佛了。

社会大环境也并不纯洁。社会上依然存在“以分数论英雄”的论调,喜欢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去评价学校和教师,这一方面助长了校外教育机构的盲目扩张,另一方面又对学校教育产生无形压力,学校又把压力转化到学生身上,过分重视考评科目学习,其他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能删则删,导致挫折教育缺失。

3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社会各界慢慢意识到“挫折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然而,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难题。如何正确、及时铺开“挫折教育”,才能培养起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挫折呢?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

3.1内修: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意志是战胜困难的心理防护服,只有内心强大才不会被挫折轻易吓倒。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小学时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宝贵的教育机会将无法弥补。学校可以通过主题德育活动、心理干预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抗衡力、耐受力和自制力。而教师如果只是盲目地施加压力给学生,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做,学生只是听,并没有听进去,以后还会犯同样的毛病。这样,学生学习有了目的,就能自觉地学习,即使遇到挫折,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克服挫折。这样就可以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教师多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如:小制作、模型比赛、体育竞赛、才艺展示等,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增强学生的果断性和自制力。学校应该多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可以多建设一些益智健体、有益身心的游乐基地。但有些学校教育不得法,任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罚跑步,做几百个下蹲,或字罚

写错一个字罚写几百个……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只会让学生“倒胃口”,激起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认同甚至公然抗拒,教师形象受损,学生会不信任教师,教育会起到反作用。

3.2外练:教导学生运用心理防卫方式

心理防卫意识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时会自动开启这种模式,通过内心排解,舒缓紧张、痛苦情绪,寻求心理安慰,避免行为失当。学生受到挫折,教师可以教导学生运用这些心理防卫方式,可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重新回到学习上来。如有的学困生,学习上常常遇到压力,经过努力总是无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教师可以引导其参加航模兴趣班,让他在这里发挥特长,尝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学习上的挫败感。这是用了心理防卫方式的替代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使学生转移受挫折带来的痛苦,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恢复自信心。比如:有孩子期中检测不理想,没有考到自己满意的分数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次期中检测你是没有准备好吧?还是其他原因呢?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啦?不要灰心丧气,期末检测很快就要来了,相信你一定会考出心目中理想的成绩。加油哟!”其重要作用是为失败找到合理理由来安慰学生,让他减少挫折带来的煎熬,还有的学生可能学习不用功或不得法,老师可以这样开导学生:“你说长大后要像鹿晗、吴亦凡一样当个明星,但是以你现在这样的学习状态,怎么能考上理想的艺术院校呢?要当明星就一定要学好文化,没有文化知识和自我修养是永远都不会发光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找到努力对象和前行目标,用偶像来激励自己,找到前行的动力。

3.3普教:创设挫折情境

生活改善了,独生子女多了,照顾到位了,孩子一直生活在“糖水中”“温室里”,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困难、挫折和失败,过分保护也是造成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原因。为此,在“挫折教育”中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及教育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能直面困难,战胜困难,大力训练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不但让孩子们撇开娇生惯养的坏毛病,还能使孩子们磨练意志,享受挫折带来的异样感受。这方面的训练并不缺乏,比如学校可以引入假期领袖夏令营活动,让孩子尽情参与各种锻炼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的活动,并創设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通关游戏环节,让孩子在娱乐中体验挫折,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开设专项抗挫心理辅导,利用沙盘、网络等方式直接提供挫折情景,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3.4聚力:指导家长正确认识“挫折”

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过分的疼爱,却不是为他好,而是害了他,有的学生在学校很听话、很坚强,摔倒爬起来都不哭,但一回到家就懦弱,动不动就哭闹。家长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跟在家里截然不同。其实正是家长的教育用错了方式,太宠爱孩子了。家长也缺乏挫折教育的意识,往往认为自己当年生活条件不太好,吃了很多苦,现在条件改善了就要不断满足下一代的需求,不让他们吃当年的苦。这是一种“补偿”心理,但是却表现出非一般地溺爱孩子。“隔代带娃”的家庭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更高,老一辈更是异常小心地把孙子孙女捧在手心怕摔交,含在嘴里怕化掉。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就会成为“小皇帝”,霸道无理、恃宠生娇,抗挫为负。所以家长思想观念必须转变,因为你不惩罚孩子将来就会有人加倍惩罚他;你不让孩子受苦受累将来他可能会更苦更累。溺爱不是真正的爱,爱过了头就是害了。所以家长应该掌握爱的分寸,适当让孩子受苦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3.5方圆:呼唤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开始重视“挫折教育”,把它作为重要的德育主题,这也是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些学校还只执迷于“应试教育”。对于这些学校应多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改变教育政策,开展“挫折教育”。另外,社会也应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提供教育场所,教育设备,放教育电影,与学校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培养祖国的下一步。

在小学,“挫折教育”的广泛开展,小学生健康成长,标志着我们祖国未来的富强。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的祖国会站在世界强国之首,这就是教育成功证明。

推荐访问:小学生 心理 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